兰陵县建、读、用“三字经”校园处处浸书香_

兰陵县建、读、用“三字经”校园处处浸书香

来源:第一校网时间:2016年04月15日
 

兰陵县建、读、用“三字经”校园处处浸书香

兰陵县通过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、开展读书系列活动、从经典中汲取营养,着力打造“书香校园”。

一是“建”,让学生有书可读。该县突出加强学校标准化图书馆()建设,不断增加学校馆藏图书数量和质量,仅2015年全县各中小学就投资了1030万元新购图书295万册。同时,该县充分挖掘学生家庭丰富藏书资源,发挥书籍的应有效益。泉山实验学校、实验二小等学校开展了“家庭图书进学校,学校图书进班级”活动,鼓励学生将自己家中阅读的图书带到班级内,统一摆放到班级“图书角”,并安排专人按班级、个人、图书类别分别登记编号,便于图书管理、借阅。该县还通过加强与有关单位、组织、爱心企业和人士的联系,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,着力扩大可阅图书规模。2016年市孝文化研究会先后向该县捐赠了15万册《弟子规》,价值60余万元。

二是“读”, 让书籍走进人生。该县组织开展了“语文主题学习”实验研究,推广“海量阅读”方法,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为载体,引导师生加强课内外阅读,力争每学年每位教师至少精读一本教育专著,师生共读一本文学名著。卞庄一小等10余所学校将传统文化、国学经典诵读与韵律操、广播操有机结合在一起,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阳光大课间;兰陵镇中心小学、县实验二小等学校依托兰陵荀子文化,不定期开展荀子像前诵劝学活动;鲁城中学、实验中学等学校通过成立文学社、“读书沙龙”和举办“奇文共欣赏,好书即自来”文章评选等活动,鼓励学生将好的文章与其他同学分享,拓宽阅读范围。

三是“用”,让人生散发书香。该县结合兰陵地域特色文化,以荀子文化 “礼”、“法”为切入点,以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学生修养为抓手,发挥经典名篇的德育浸润功能,着眼“熏陶”,注重“感悟”,切实加强青少年文明礼仪、诚实守信、遵规守纪等方面的习惯养成教育,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优良品质,实现外延发展到内涵提升的转变。兰陵四小编写了《国学经典诵读》校本教材,教育引导学生从经典中汲取精华,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,让学生“知书识礼”,促进学生全面提升,有益学生一生。(高 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