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区域合力,实施“一体化培养”模式。滨海区公共事业局成立科技创新辅导团队,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,借助潍坊滨海中学国家级机器人实验室平台,对各年龄段学生进行一体化培养,分层次进行教学,即小学培养个性兴趣、初中构建知识体系、高中训练比赛出成绩。科技创新辅导团队自编科技教学校本教材,按照系统学习、夯实基础、分组协作、创新开发的培养思路,立足国内,同步世界,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。
二是高端引进,助力学生迅速成长。引进先进理念。参考美国21世纪青少年核心素养课程,引进最前沿的科技教育理念,多元思维能力训练、国际创新教育STEM课程等,实行差异化教学,为特长学生设立了个性化课程并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。引进专家团队。充分利用“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试验区”的有利平台,聘请机械工程、自动化等国内科学领域专家团队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;多次组织“科学家进校园”、“科普百校行”报告会等活动,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,为我区全体师生作科普报告,以“大手拉小手”形式,唤起学生热爱科学、崇尚科学的热情。引进先进设备。配备了智能触控一体机、3D打印机、实物展示台、学生学习平板电脑等,让学生更加直观、更加清晰的学习。
三是搭建平台,促进校级经验交流。搭建课程平台,将科技创新教育渗透到学科课程中,以课程设置为保障,以社团活动为依托,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渠道作用,促进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整体提升。搭建活动平台,每年举办区机器人竞赛活动,加强学校间的交流观摩,展示各校科技创新教育丰富成果。搭建交流平台,每年组织开展学生“科技周”活动和作品成果展,对优秀科技创新作品进行网上展评,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。
四是立足需求,打造个性创新实验室。目前,该区共有1个国家级机器人实验室,4个市级机器人实验室。2所学校被中央电教馆正式挂牌为“全国动漫教育实验学校”。1所学校创建了国际创新教育中心、创新实验室、3D打印实验室、无人机实验室、多元思维能力训练中心、大英百科自然科学学习中心、数学精英特训中心等。1所学校建设了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科技创新实践基地,包括设计加工室、DIY实验室、创意生活实验室、数码科技拓展室、工程挑战实验室、机器人竞赛实验室和创新成果展示室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