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发挥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,引导师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,感受传统汉语的诗意与韵味,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,环翠区中小学“五个结合”推进语言文字工作,提升语言文化软实力。
一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。各中小学校将语言文字规范化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,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,把“讲普通话,写规范字”纳入课堂教学评估体系中,特别是对学生朗读和书写规范,做到人人过关,切实在每一节课中落实语言文字的教学。古寨中学、实验小学、塔山小学等学校还自行开发选修类校本课程,有“经典诵读”“小讲师”“主持人”“雏鹰试飞文学社”等课程,点亮学生生命。
二是与教学常规相结合。各中小学校因校制宜,以“立足课堂常规,强化实践培训”为抓手,要求师生交流使用普通话,准确、生动;板书、备课本、听课本都做到用字规范、书写美观;北竹岛小学学生作业批改符号、评语要做到准确、标准有实效;古寨小学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协助教导处落实好每位教师的常规,督促完善教师备课和各种资料中文字和语句问题。望岛小学以“学、练、测”稳定持久地提高教师语言文字素养,为教师搭建展示交流、观摩学习、练习提高的平台,夯实语言文字规范。
三是与班级建设相结合。各学校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合理有效地渗透语言文字规范内容,如每月更换班级板报主题,学生们主动参与到版面设计与内容书写中来,点亮智慧,拓宽思维,让语言文字融进孩子们的生命形态之中。翠竹小学通过班级内的“先生荐书”、“涵泳美文”等栏目鼓励学生读美妙文章,写规范汉字。环翠国际中学、普陀路小学在班级文化墙和“品”字读书角,留出展示学生规范书法作品和优质图书的充足空间,在班级建设过程中不断渗透优秀文化。长征路小学在班级门前悬挂“特色班牌”,把班级特色和学生的风采一一展现出来。
四是与阅读课程相结合。各中小学非常重视培养师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,积极搭建多元平台,争创“图书馆式学校”,开展多彩阅读课程,让师生不断积淀文化涵养,丰厚语言文学功底。古寨中学每日“晨诵”“午读”、“暮省”和每周一次“阅读课”成为校园常态。码头小学、鲸园小学打造“人在书中,书在手边”的图书馆式学校,图书阅览、班级图书、休闲书角、漂流书吧、同伴共进的师生共读;各学校举行“经典咏流传”、《弟子规》等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,让校园浸润在浓郁的阅读氛围中。
五是与“推普周”活动相结合。每年围绕不同主题,组织开展“三项行动”,即一导二练三赛。一次主题班导会、每个班级与不同学科教师合作,开展朗读诗歌、全科阅读等训练和由学校牵头,开展“推广普通话”手抄报设计比赛、师生硬笔、软笔书法比赛和演讲比赛等。南山小学等学校为扩大“推普”效果,引导学生做好“我给父母当老师”和“啄木鸟”纠错两活动,实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“推普两级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