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海临港区“四大平台”为学生打造快乐的课余生活_

威海临港区“四大平台”为学生打造快乐的课余生活

来源:第一校网时间:2015年11月26日

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,临港区精心创设“四大平台”,切实为学生打造快乐的课余生活,让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正“动”了起来。  

一是锻炼天地,课间活动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,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,影响和感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,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。除了课间操集体活动外,要求各校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,制定了课间活动方案,班级制定出符合自己班级特色、学生又喜欢的活动。活动项目不仅包括篮球、足球、乒乓球等各种球类活动,还有特色活动项目:校园集体舞,韵律操、师生花样跳绳、踢毽子、拔河比赛等。这些活动既活跃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,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。  

二是多彩天地,兴趣小组。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,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,要求各校积极营造丰富多彩的“教育天地”,使学生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、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。各校因地制宜开展了体育、舞蹈、器乐、歌唱、书法、绘画、科技、综合实践等各式各样的兴趣小组活动。小组活动的开展以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为基准,学生自愿加入感兴趣的小组。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计划,给每个兴趣小组设定好合理的课时,安排专门的老师负责培训和指导,以确保兴趣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。  

 三是小小天地,班级活动。足不出“户”,也有异彩纷呈的课余生活,努力把教室打造成学生们学习、活动、沟通的温馨“家园”。定期开展“装扮教室”活动,让面面墙壁“会说话”,学生分组动手参与,充分发挥学生的竞争力和能动作用;书香盈溢的图书角,放满了学生喜爱的图书,学生自主阅读欣赏,沉浸在书香中;开展下棋类、手工制作等活动;开展朗诵诗词大赛、科学知识竞赛、古诗词小小讲座,整个过程全部由学生组织、协调,教师仅在需要时提供引导和帮助。所有这些活动,拓宽了学生的视野,提高了学生的能力,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。  

 四是广阔天地,校外课堂。坚持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,精心打造校外大课堂,着力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陶冶情操、提高素质。与临港区各单位密切联系,建立校外大课堂资源群。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大课堂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活动,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、劳动技能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。同时,鼓励学生积极通过班级QQ群、征文、摄影、展板等阵地和形式,与大家一起分享校外大课堂的收获与快乐,分享校外大课堂最灿烂的感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