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早晨7:30——7:50是宁阳县鹤山乡中心小学朝读经典的时间,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则是自由阅读时间。像中心小学一样,宁阳县其他学校也是早晨在一片朗朗的读声中开始一天的学习,下午则在一番细嚼慢品之后结束一天的校园生活。
一、重组织重引导,让经典走进规划,成为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。2015年1月,宁阳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专门下发文件,要求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宁阳县国学经典教育实施纲要,整体规划、分层设计、系统推进,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。县教育局成立了“国学经典教育领导小组”,负责全县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协调、检查、评价,定期组织各种教学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。各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,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国学经典教育活动的实施。
二、定内容定时间,让经典走进校园,成为学习内容的一部分。县教育局针对不同的学段,规定了相应的篇目和目标要求。为保证目标的达成,对时间安排也做了规定。要求小学低段要全文诵读《三字经》、《弟子规》,高段要全文背诵《论语》《千家诗》。初中要求全文背诵读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老子》及《孟子》中精典篇章,高中要求选背诵《诗经》、《庄子》、《孙子兵法》、《颜氏家训》等经典30篇。在课时安排上,规定可以利用每天的朝(夕)会、自习时间共读,也可以在校本课程中每周安排1节经典诵读课,或两者相结合安排。学生集体诵读(学习)经典的时间每天不少于15分钟。
三、结合社团活动,让经典走进学生生活,成为真实可感的校园文化风景线。各学校把诗词诵读与音乐、舞蹈、书法等兴趣小组活动相互融合,通过编排,运用歌唱、表演等形式,把抽象的意象变为看得见的具象,既便于学生理解,又增强了学习兴趣。为检验诵读活动效果,进一步推动活动的开展,举行了中小学生“经典诗文诵读大赛”活动。
四、结合节日活动,让经典走进学生内心,成为激发学生爱家爱国情怀的正能量。各学校利用传统节日,收集有关的诗词作品,通过举行主题班会、讲故事比赛以及为父母分担家务、积极为社区居民服务等让学生感悟经典、感悟生活、感悟真善美。如利用母亲节进行感恩教育,利用重阳节进行孝德教育,利用春节进行和谐教育,利用战争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,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自觉践行经典,在涵养文化底蕴的同时,培养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;目前,全县上下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蔚然成风。从一开始多数师生觉得难懂难背,有抵触情绪,到现在诵读经典的热度持续上升,学生普遍入脑入心,既得益于主管部门的大力推进,也得益于各单位的积极尝试与探索。由于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,在传统文化精髓的滋养下,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大提升,口头表达能力、作文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,回答问题思路通畅、出口成章,写文章引经据典、左右逢源。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,不但让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,而且对经典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。除了完成必读书目,很多学生还主动收集阅读相关书籍、资料,阅读经典、背诵诗词已成为每天必须要做而且乐于做的事情。如此形成良性循环,为孩子的人生打下了一个坚实的文化基础,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使孩子终生受益于经典的滋养。(宁阳县教育局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