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外阅读量太低是中国教育的失误_

课外阅读量太低是中国教育的失误

来源:第一校网时间:2015年12月15日

导读:

       一个人的进步需要阅读。提升素养、学会思考、学会创新都离不开阅读。有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美莎根据自身的观察和对比,写了一篇文章,叫《令人忧虑:不阅读的中国人》。他在文章最后指出,如果中国人因为不阅读而疏远了灵魂,那未来的中国将很可能为此付出代价。


正文:

阅读量太低是中国教育的失败

小的时候中国人更聪明,长大以后美国人更聪明

       我想向大家提一个问题:“中国人更聪明还是美国人更聪明?”也许有些同学认为中国人更聪明,也许有些同学认为美国人更聪明。不过,我个人有一个特殊的看法,我认为小的时候中国人更聪明,长大以后美国人更聪明。

       为什么这么说呢?大家先听我将一个故事:有一个中国孩子跟随父母出国,转学到美国的一所新学校。美国这所学校的校长了解到孩子已经读小学三年级的情况后,想考察一下孩子的学习水平,就问了他一个问题——“你能不能从1数到100?”听到这个问题,这位中国家长感到非常奇怪:明明知道孩子已经读小学三年级了,美国校长怎么还问那么幼稚的问题呀?这么简单的问题,我们中国的孩子哪一个不是幼儿园就会了?后来,他了解了一下才知道,在美国读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能从1数到100的算是有中等水平的了。由此可见,小的时候我们中国人更聪明。

      那为什么又说长大以后美国人更聪明呢?美国的孩子小时候读书考试考不过我们。但是长大以后,他们却是发明创造的高手。现在,我们身边用的现代科技产品,像电灯、电视、飞机、互联网,都是美国人创新研制出来的。美国人为什么能后来居上,而且创新能力特别强呢?我认为,他们相对超前的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他们更看重他未来的战略资源。

课外阅读量太低是中国教育的失误

      我这里讲的阅读主要是指课外阅读。有些人担心课外阅读会影响成绩,其实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。有调查发现,在小学阶段,有阅读习惯和没阅读习惯的学生成绩差别不大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到了初中、高中直至走入社会,有阅读习惯的人就会把没有阅读习惯的人远远甩在身后。为什么?因为一个人见识面广了,各方面的知识是会融会贯通的。

        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阅读的国家,美国学生的阅读量大约是我国同龄学生的十倍。阿根廷文学大师博尔赫斯说:“如果有天堂,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。”美国的各个社区都有图书馆,布置得很漂亮。他们各个社区经常搞读书分享活动,邀请家长一起参加,孩子们轮流上台眉飞色舞地讲诉自己的读书体会,然后大家都赞扬他:“Good! Good!”孩子们就会很高兴很快乐。

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,2011年,中国人均读书4.3本,韩国11本、法国20本、日本40本、犹太人64本。中国成为人均读书最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