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城“四结合”让传统文化浸润校园_

肥城“四结合”让传统文化浸润校园

来源:第一校网时间:2016年04月29日
 

肥城“四结合”让传统文化浸润校园

肥城市教育局坚持“四个结合”,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“进学校、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”活动,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、融入校本课程建设和社团活动、融入德育活动、融入民间艺术实践活动中,构建青少年学生思想引导体系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
 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。肥城市将老县城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,大力挖掘肥城老县城悠久的书院文化和文庙文化,建立了肥城老县城教育文化六牌楼,展示了老县城上至大汶口文化,下至当代的文化遗迹、教育场所、文人名士,并辅以大量的珍贵图片;重修了老县城文庙泮池、棂星门、大成门等重要建筑,用鹅卵石铺设了《论语》广场,重现了文庙作为老县城文化中心的官学儒学功能;此外,还以老县城著名书院鸾翔书院、同川书院、金峰书院的名字命名了教学楼的名称。通过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宣传,让学生感知本地传统文化的魅力,树立文化自信,以秉承老县城教育文化精神,激励当代师生潜心治学,开拓进取。

  与校本课程建设和社团活动相结合。为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,肥城市中小学开发了《追寻教育的记忆—肥城老县城教育文化史》、《手工编织》、《棋艺》、《舞龙》、《剪纸》、《茶艺》、《书法》等10余种校本课程,成立了舞龙、剪纸、书法、手工制作等多个兴趣小组和活动社团,实行菜单式选课,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主申报,每周活动两次,周末、寒暑假定期开课,让学生在体验中领略传统文化博大精深,提升学习和生活的情趣。

  与德育系列教育活动相结合。一是与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相结合,通过主题班会、国旗下讲话、宣传栏、黑板报等途径,让学生了解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阳、春节、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;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,如清明节瞻仰陆房烈士陵园和泰西武装起义纪念碑、端午节缝制香囊、春节书写春联、元宵节制作花灯等,以丰富学生体验,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。二是与读书教育活动相结合,组织开展以“爱国、诚信、节俭、感恩、友善”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,通过“分享经典”、征文评比、演讲比赛等活动,营造阅读氛围,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净化师生心灵、提升道德素质的的思想支撑。

  与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相结合。肥城市老城历史上传统舞龙技艺比较精湛,老城的学校抓住这一优势,聘请7名民间老艺人兼任学校舞龙辅导员,定期对学生进行舞龙培训,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学校内涵发展。今年,老城中学舞龙队在全处中小学春季运动会上进行展演,受到了与会师生的一致好评。(泰安市教育局)